第38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林爽文起义爆发后,清朝政府马上派提督黄仕简﹑任承恩带领官军万余人渡台镇压。在历经了几个月的努力之后,清军毫无起色。乾隆皇帝遂下令更换统帅,调闽浙总督常青为将军,赴台湾统一指挥。此时,林爽文与庄大田兵合一处,南北两支起义军集兵10万,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开始大规模进攻府城。

负责镇压林爽文起义军的部队屡屡受挫,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担心,此时的乾隆皇帝表示,自己要御驾亲征。和珅一想,就这几个毛贼,诺大的一个朝廷谁都管不了吗?非要让皇帝前去御驾亲征?万多平方公里一块土地,当时大陆乾隆爷管的面积有多少?1300万平方公里。您放着1300万平方公里不去管理,为3万多平方公里就御驾亲征,这不明显咱们大清朝没人吗?如果您去了台湾,那大陆这边这1300万平方公里势必会乱作一团。因此和珅要找出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阻止乾隆皇帝亲征。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儿,皇帝不去,人民起义谁去给镇压下去?您别着急,和珅在这个时候说话了:“皇上,我跟您说,台湾战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您看在您统治的几十年里,对老百姓多好啊,轻徭薄赋,人头税都不征收了,只征一点儿地税,哪见您这么好的皇上?但是台湾这里肯定不知道您的仁慈,不知道您的恩德,是什么原因呢?这是领导者的责任。您派去管理台湾的人,他没有把您的恩德带到台湾,问题在这里。所以依奴才愚见,两手准备:一边继续用兵,一边换掉台湾的官员。换上一个新的官员,把您的恩德带给台湾人。”

和珅短短的几句话,乾隆皇帝听了很受用。您别看和珅话不多,但是让人听着舒服,为什么呢?第一,和珅成功地阻止了乾隆皇帝亲征的打算;第二,和珅夸赞了乾隆皇帝的功德;第三,和珅指出了破敌的方略。几句话,乾隆皇帝还很高兴——原来就这么点儿事。您说,乾隆皇帝听着得多舒服?乾隆皇帝能不喜欢和珅这样年轻有为的大臣吗?

最终,乾隆皇帝听从了和珅的建议,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八月免去了常青(佟佳氏,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将领)的职务,另派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为将军,率军于同年十一月初一到达台湾。福康安到台湾后,一方面对起义军进行分化瓦解,另一方面则以优势兵力分五路解诸罗之围,此后又接连攻下斗六门﹑大里杙﹑集集埔等军事要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五日,林爽文被俘,解往北京,后在北京菜市口就义。一个月后,庄大田亦被福康安﹑海兰察俘获,在台湾府城被杀害。

照顾好皇上和皇上的妈

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乾隆皇帝是个皇帝。但是,在和珅眼中,乾隆皇帝不仅是个皇帝,更重要的,乾隆皇帝是个很普通的老人。和珅发迹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而且乾隆皇帝还越来越老。因此,在和珅看来,在更多的情况下,乾隆皇帝倒不像是个皇帝,而更像是个很普通的、很慈祥的老者。在乾隆皇帝身上,和珅似乎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他看到,乾隆皇帝也有我们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因此,学会如何照顾好老年的乾隆皇帝,就成为和珅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二项基本条件。

那么,如何照顾好老年的乾隆皇帝呢?和珅抓住了两点。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