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丧事热热闹闹地办到了年底。其间从北边不断传来的消息证实:汉献帝并未驾崩,而是被废黜为山阳公,送到洛阳东北二百里外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市东)去终老天年了(事实上,汉献帝又活了十四年才死)。但是,刘备似乎还没有下令终止治丧的意思。到了这时,终于有那些头脑敏捷之人,听懂刘备的“丧”外之音了。

主上想当皇帝,臣下自当效劳,何况这还与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效劳的首要大事,是要为此大造舆论,证明主上当皇帝乃是天命攸归,神灵授意。在中国古代,制造这种舆论是有成规定法的。按照当时的说法,叫做是“称说符瑞”。

所谓“称说符瑞”,即是寻找一些当时人们认为是预示皇帝将要出现的吉兆,以此证明一切出自天意。具体而言,“符”指“符谶”,“瑞”指“祥瑞”,二者并不相同。符谶是一种假托神造的预言性诗句,例如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的符谶,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卯金”暗指繁体字的“刘”。魏文帝曹丕称帝的符谶,则是“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鬼、禾、女”合起来即是一个“魏”字。符谶多记在一些书中,这些书统称为“纬书”,以与五经之类的“经书”相提并论。至于祥瑞,则是指象征吉兆各种具体事物,而非抽象的文句。诸如天上凤凰飞,水中蛟龙起,地上醴泉涌,树上甘露降,等等,都算祥瑞之物。如果把自立为帝比为舞台上演戏,那么符瑞就犹如大幕拉开前的开场锣鼓。锣鼓一响,好戏就开场了。

冬去春归。以议郎刘豹为首的十二名官员,在此一元复始而万象更新之际,向汉中王刘备献上了第一通劝进表章。他们慎而重之地指出:在纬书《洛书》之中,早已有“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天度帝道备称皇”,“帝三建九会备”等文句;而上述文句中的“备”或“德”,正是大王的名讳。于是,符瑞中的“符”或“符谶”算是有了。接下来他们又提到了符瑞中的“瑞”或“祥瑞”,说是近年来“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又“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璇玑(即北斗七星)下来应之,此为异瑞”。最后,自然是期望刘备“应天顺天”,早登大宝。

这十二位识机者开了先风,其余的人岂甘落后?从此称说符瑞者如雨后春笋,接连不断,史称“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真是好不热闹也!

最后,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等要员也加入进来。他们联名上书,说是最近在成都以南百里的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县)大江中,有黄龙出现,九日后乃隐去;又说关羽围襄樊时,有玉玺在汉水之中焕发光辉,以致“灵光彻天”。最后仍然敦促刘备速登帝位,上继两汉的帝统。

就在这沸沸扬扬之时,竟然有几个不识时务的角色,站出来唱反调。尚书令刘巴、司马费诗、主簿雍茂三人都上表刘备,请求暂缓称帝。他们认为:当初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相约,先破秦者为关中之王,其后刘邦率先破秦,到封王时却再三谦让,因而天下归心。如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将使天下人觉得大王胸怀不广,实在是使不得。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