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在当时,雒阳的“雒”,不是三点水的“洛”,而是带“隹”(音同追)字偏旁的“雒”,而这一名称的得来,又与当时的一种文化上的讲究有关,如果对此没有了解,也就不能深入懂得三国,所以先得说一说。

这种讲究,叫做“五德终始”,源自先秦五行家,是一种解释历代王朝更替的政治文化模式。要点有二:第一,每一个新兴的正统王朝,都与五行当中的某一行相对应;第二,历史上正统王朝的兴替,是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来进行,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汉朝对应的啥?是火。而水克火,所以东汉光武帝开国定都洛阳,就将洛阳的“洛”,改为同音的“雒”来回避。到了曹丕代汉称帝,又下诏改回带“水”字偏旁的“洛阳”,从此沿用至今。为啥要改?他的诏书说,咱们曹魏对应的不是火而是土,与水不相克了,所以必须给我改回来。

不难看出,这一文化模式与我们熟知的十二生肖有点相似。但是在当时,那是正儿八经的政治指导思想。比如,曹丕称帝年号是“黄初”。孙权称王再称帝,年号是“黄武”和“黄龙”。两家年号都带“黄”字。但是,刘备称帝取年号,偏偏就不“黄”,取了一个“章武”。玄机在哪里?就在这种模式当中。原来,五德,也就是五行,又与五色相配合,木为青,火为赤,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与火对应的汉朝,吉祥色是红色,所以汉高祖刘邦起兵创业,要假托自己是赤帝之子。东汉灭亡,新生的王朝对应土德,吉祥色是黄色,因此魏、吴二国的年号都争着带一个“黄”字,以示自己才是秉承天命革故鼎新的正统。至于刘备创立的蜀汉政权,宣称是汉朝的延续,所以不用带“黄”字的年号,而是取了一个“章武”,即彰显武功以兴复汉室之意也。再往后,舞台和小说中的关公,为啥都是红脸?其实玄机也藏在这里,因为他是汉室忠臣,而汉朝的吉祥色正是红色呀!

好,再回过头来说雒阳。东汉的雒阳(遗址位于现今洛阳市东郊,著名的白马寺东边),真不愧为天子之都,北枕黄河,南凭伊、洛,西据函谷,东依虎牢,生成一个屹立四方之中而控驭天下之势。至于街市之繁华,人口之众盛,城池之雄伟,更是雄踞当时全国之首。又高又厚的城墙,东西六里,南北九里,开有十二座高大的城门。城中的主干街道,据现今考古探测,最宽达51米,与现今北京长安街的下限差不多。城中的主体部分是皇宫,分为南宫、北宫。南宫的南大门是阊阖门,门外的南北大街两旁,是朝廷的各类主要官署。城外东南角的太学,乃全国最高学府,兴盛时有四方学子三万多人,规模一点不比现今的全国重点大学逊色。全城的在册居民,早在西汉时就已超过30万大关,到东汉时更应当超过此数。

这刘、关、张三人,均是初次入京,真正是姓刘的“刘姥姥”进了皇城大观园,少不了要四处游览一番。但是,一番游览下来,刘备的眼福倒是越来越饱,而心情却越来越糟了。这是为何?两个原因。一是自己在京城没有人脉,缺乏门路,找不到新发展的突破口。北漂北漂,漂到这儿是来找前途的,不是来搞自助游的,你说对吧?二是关于京城的社会政治,所见所闻都极其负面,令人无比沮丧。度过了黄巾军沉重打击这道难关,宦官势力更加嚣张,在位天子汉灵帝也更加荒淫,京城中充满一种大风暴即将到来之前的诡异气氛。他本以为京城的发展机会大,来了却是如此这般的情景,出路何在?前途何在?心中很是迷茫。

一日,天朗气清,三人策马出洛阳城北门,准备登临北邙山。洛阳城北距黄河约三十里,其间有一不甚高峻的山脉横卧平原,东西逶迤百余里,这就是著名的北邙山了。北邙山树木葱茏,北可眺黄河,南可望洛阳,是当时京师人士喜游之地。公卿大臣死后,亦多卜葬于此。

三人缓步登上山巅。向北望去,但见黄河之水,蜿蜒如带,不见首尾。向南远眺,则见帝京雄峙,高阁层楼,匝地摩天。刘备啧啧赞叹之余,不禁陷入沉思。他想,当初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在此开国定都,国势何其兴盛!而今帝室衰微,朝政纷乱,只恐怕这大好皇都,免不了要遭受一场劫难了!思量至此,他脱口长叹一声:“可惜!可惜!”

关羽和张飞不解兄长何以连呼“可惜!”,正欲询问,不防身后竟又传来朗朗叹息之声:“可惜!可惜!”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