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也就是说,不是你学得好就一定能做官,要做官还要有其他因素。

你要是学到一定时候出去做官或者干其他事儿,啥时候抽时间回来再学几天也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不得不灵活,或者说“被灵活”的管理,并不利于寻章索句、引经据典的教学和研究,反而歪打正着,有利于那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生发展。

刘秀同学的学习成绩——刘秀其实不简单

刘秀同学的学习成绩是很好的。

《后汉书》《太平御览》等权威史籍说起刘秀的学习时,是“略通大义”“大义略举”,不少人据此认为他学习成绩不好。

甚至,有人联系他上学期间的其他活动,说他不务正业。

其实,权威史籍的记载和他一生努力学习工作的事实表明,他在太学的学习成绩是很好的。

刘秀是怎样成为最有本事皇帝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仅有很高的学历,而且有与之相符的“学力”:他能够学以致用!

我国的经学在两汉时期,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个版本的区别与争论,在太学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今文经学,而私学的主要教材,则是古文经学。

那么,经学的今古文之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为了让全国人民用一个脑袋想问题,大搞“焚书坑儒”。这段历史公案大家都清楚,其实是一场文化浩劫,儒家经典几乎全被灭了。

到了西汉初年,流行的儒家经典几乎没有旧典文本,主要靠幸存的经师口授,他们的学生记录下来。同学们记录时用的文字是西汉通行的隶书,属于当时的“今文”,所以,这类经书被称为“今文经书”。

而当年秦始皇烧书时,有几个儒生冒着生命危险把一些儒家书籍藏起来。这些书到了汉朝陆续被发现整理出来。由于这些书是用先秦时通行的小篆字体写的,所以,被称为“古文经书”。

这两种经学虽然传播的主要内容都是儒家经典,但精神内涵和治学方法却差别很大。

今文经学讲究微言大义。

这类教材毕竟是大师们口授记录下来的,谁也记不了那么准,那么全,同学们只要“略以其意属读而已”。

同时,今文经学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入时下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宣传君权神授,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事变迁,很得大汉王朝君臣的欢心,所以被列为官学教材。

古文经学则讲究名物训诂,要求按字义讲经,注重考证,经书上没有的东西不能乱扯。同时,古文经学也反对谶纬灵异。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