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实质上《领导艺术》一书是对印度早期的政府观念、法律和战争详尽无遗的论述和总结。这本书可以同麦克希尔的作品相比,而且它的军事格言与同一时代的孙子的早期思想非常一致。《领导艺术》的军事部分包括军队组成、保障系统功能、业务机关任务等方面内容的论述,以及野战、攻城和筑城防御的原则,外加一些战术和战略格言。

地图07 阿育王统治时期的孔雀王朝(约公元前250年)

到公元前4世纪,常备军已转入正规,国家税收的主要部分是用来维持这支庞大的军队。然而,当进行大规模,交战时统治者往往感到还有必要继续扩充他们的军队。兵员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被称为“征兵行会“的组织。“征兵行会“的成员来自于各行各业,平时按照士兵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训练,战时可作为民兵迅速实施动员。除了这些短期服役的士兵外,还有一些军事行会的成员主要是在战争中从事商业活动,他们向不同的印度国王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报酬。这种军事组织在欧洲的中世纪还可以看到。统治者看来对“征兵行会“的所作所为有所怀疑,已经知道他们利用为军队提供战时服务的时机牟取暴利。

很明显,当时印度已经认识到训练和纪律的重要性。他们懂得理论,但是要把这些军事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似乎非常困难。

有很多相同的有关大象和战车的传说。这两种战争工具,一个不是很可靠,另一个又难以驾驭。事实上,合格的、训练有素的步兵和骑兵在海达斯佩斯河之战中就已经出现。尽管战车的重要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是在这以后仍然在战争中使用了长达1000年之久。印度的指挥战车通常比较大,由4匹马拉,可以乘载4—6个人。

尽管存在着受了伤的大象伤害自己部队的危险,而且对己方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对敌人的危害,但是大象在印度还是一直作为战争工具使用,一直延续到19世纪。孔雀王朝时期,一头大象通常搭载3—4个人,包括骑手。大象的主要武器是它的鼻子,印度人能够在特殊的环境中有效地使用大象,例如,他们把它应用于围攻城镇的作战中。另一种情况,他们在通过河流和壕沟时,常常把大象作为一座“桥“使用,让大象在水中或沟中排成一排,步兵从象背上走过去。

从《领导艺术》一书中我们得知,孔雀军队使用有壕沟防御的营地,尽管只有在一个地方停留很长时间才挖掘这种壕沟。这种营地显然是考蒂尔雅发明的,主要用于防御、军事准备和警戒。

大夏和安息(公元前323—前200年)

公元前323—前311年,马其顿衰落 亚历山大的古老帝国的东部省份,名义上由他的继承者佩尔狄卡斯、安提帕特、欧米尼斯和安提柯统治(参见第三章→欧亚大陆·中东→迪亚多奇→亚历山大的继承者们→迪亚多奇战争)。事实上,这些地区已经脱离了中心省份和民族领导人的控制。与此同时,西徐亚人也开始从亚洲中部向这一地区迁移。

公元前321—前302年,被塞琉西再次征服 塞琉西赶走了西徐亚人,再次占领了帝国的东部省份。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