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 39 章

县学是官府办的学校, 与私塾相对应,获得生员(秀才)资格方允进学。

这届入县学的一共三十二人, 入学当天, 蒙真与一众学生拜了孔圣人像,顺带还拜了朱圣人朱熹像。

县学分了学宫和文庙两大区域,学宫为教学场所, 包括明伦堂,尊经阁,射圃, 庵署, 斋舍等。

明伦堂为教官教学之地, 尊经阁为藏书之地,射圃为学生习射之地, 庵署是教官的休息处,斋舍为学生的住所。

文庙即大成殿, 为祭祀孔子的地方。新入学的学生祭拜了孔子之后, 被领到明伦堂。明伦堂分了好几间堂房,每考一次院试学里就入一批新秀才, 蒙真他们这一批被安置在最外侧的一间堂房。

入座之后,每人给发了一本《四书集注》,其实《四书集注》蒙真是有的, 科举考试八股文内容要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展开,不得随意发挥,是以基本每个学生人手一本。现在学里又发一本,想来是要他们再重头复习一遍。

学生们拿到新书之后, 由杨教官为大家讲话。杨教官本名杨亿, 是教习他们课业的老师, 之所以被称为教官,是因为县学是官办学校,学里的老师都被赋予官名,又称学官。

杨教官约莫三十岁出头,看着亦是个严肃之人,他一开口,话头直指后年的乡试,“大家既来到这里,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来日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大家要谨记,学习没有捷径,唯有刻苦,若想成为人上人,须得吃尽苦中苦,苦尽甘来便是这么来的。”

杨教官还说,半个月后,学政会来学里考核,根据考试成绩将生员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三是附生,即附学生员。廪生和增生有一定名额,附生无定数。

考试内容为八股文,试帖诗,策问,以及律赋等,都是大家童生试阶段考过的内容,大家答题时不必过度紧张,平常心对待即可。

杨教官讲完这些之后,又给大家发了数张宣纸,要他们做一篇八股文章。

蒙真不由蹙起了眉,八股文,不管走到哪里,这开学第一课必是八股文,天天做天天练,都快要吐了。

杨教官解释,八股文在整个科举考试中占比极重,尤其在接下来的乡试会试中,尤为重要。

乡试会试头场考试第一道题便是八股文,事实上本朝不管哪一阶段的考试,开场第一道题都是八股文,而往往考官只看重第一场,这第一场的八股文若是做的好,将会给考官留下个好印象,考过的可能性极大,若是做不好,后面两场考题便是做的再好,也入不了考官的眼,过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小了。

所谓八股取士,便是如此,一场八股考题便可决定考生的生死。

蒙真拿到试题纸后,杨教官在讲堂上口述了一遍考题,考试题目出自四书《论语·里仁》中的一段: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杨教官说,乡试八股文题目与童生试阶段的八股文题目大相径庭。童生试阶段的八股题多是“小题”。所谓小题,即题目是几个字或者一句话,这句话通常截自四书里的一段,或截上或截下或截上下,有的甚至这段文里截一小句那段文里截一小句,两小句再拼凑成一句,此谓之截搭题,而小题多为截搭题。

乡试会试正好与其相反,乡会试多“大题”,所谓大题,即用四书中的数句或一整段为题,也有两段或三段四段合题,总之大题就是题目字数多的意思。

大题题义明白易解,是以好多考生喜大题不喜小题,小题的截搭题割裂文义,多晦涩难懂,考生多不喜欢。

相传本朝有一考生,童生试考了七八次才考过,之后乡试会试一次性直过,那考生就说,童生试不好考乡试会试好考,这个好考便好在八股文大题上。

蒙真今天要做的这一题便是大题,八股文有固定格式,考生只要平时训练有素,基本都能写的来,不过是写的好与不好而已。此次考题与以往考题有不同,文章字数要求比先前多了。

这试题题目有了,接下来便是点明题义,即破题。蒙真按着八股文八个部分的结构写下来,不知不觉已是午时。

他与大多数学生一样,写完试卷后检查一遍交了上去,之后收拾好书具,准备回家。出明伦堂的门时,蒙真正好与陈秋石一前一后,没错,就是那个与蒙真不对付的陈秋石,他也考中秀才来县学进学来了。

陈秋石瞅了蒙真一眼,面色不虞,不发一言走掉了。蒙真也才不会理他,自顾自往大门走去,邓博文随在其身后,“蒙伯伯,一道走罢。”

这次他们青山书院一共中了四名秀才,薛明期与冯姓同窗去了府学读书,蒙真和邓博文则来了县学。

这会儿二人从学里出来,坐在回家的马车上,邓博文问:“今日考题,蒙伯伯感觉如何?”

蒙真说了句“还好”便不再言了,八股文大题较为齐整,题义明了,学生很容易破题,文章除了字数要求有点多,其他跟他们平常练习时并无两样。

县学与他们书院时候的课程不大一样,以前书院时一天两堂课,上午下午各一堂,县学只有上午一堂课,下午为学生自修时间,虽为自修,但是学里要求学生必须到校。

蒙真他们这一批新入学的秀才还好,不管有无教官看管,每个人基本都按时按点入校温书学习,往届那些秀才生可就没这么自觉了,想是在学里呆的时间长了疲怠了,除非学校有什么重大活动或者重要考试,他们才过来凑回数,其他时间要么闲在家里,要么忙着生计,不然很少天天来学校,不过这样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规规矩矩每天都来学校的。

学校里有一尊经阁,专门藏书的地方,位于明伦堂后面,所藏书目除了与科举相关的儒家经典,还有大量的史籍和礼制类书籍,县学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以经史为主,辅以礼教,儒学气息十分浓厚。除此外,尊经阁还藏有少量的军事类书籍,不过这个看的人就很少了。

乡试除了考八股文外,策问也是一大考点,乡试的策问题往往出自史书里的一段话,然后要考生就这段话里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论述,这就要求考生平日里必须大量阅读史籍,不至于将来上了考场不知策问题出自哪本史书哪类事件,从而无从下笔,错失功名。

蒙真这方面的书涉猎少,下午学里自修时,他从尊经阁借了几本史书翻阅,一连数日皆是如此。

就这样,很快就到了九月初五,学政来县学考核的日子。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主管一省(京城)的教育和科考工作,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每省一人,三年一任,身份等同钦差,办事衙门设在每个省的省城,顺天府设京城,称提督学院。

这次考核蒙真他们的这个学政姓秦,秦学政今年新上任,今次顺天府的院试就是他主持的。院试三年两考,一般在新学政上任的第一年和第二年。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