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不允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四)第29军现在所

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的约束。这四点立场,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蒋介石秘录》第十一册,第24页。

他最后表示:“我们

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还说:“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

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篇“最后关头“的讲话发表在隔一天的7月19日的报纸上。蒋介石的这个讲话受到

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它标志着蒋介石开始实践它屡次表示的团结抗战的许诺。

然而,日本方面正盼望着这“最后关头“的到

来。就在蒋介石“最后关头“讲话公开发表的同一天,日本驻华大使馆送给中国外交部一份照会,指责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挑战性质的

,并要求“中央政府对于华北地方当局解决条件之实行勿予妨碍“。中国外交部当即复文反驳:

“我国政府愿经由外交途径与

日本政府立即商议,俾得适应之解决。倘有地方性质可就地解决者,亦必经我国中央政府许可。“

还是在同一天,日本驻华大

使馆武官喜多诚一登门访谒军政部长何应钦。喜多诚一毫不客气地指责中国为何向保定和石家庄地区增兵。并以胁迫的态度表示:如

中国方面不撤兵,则局势必急变,必然引起中日全面之冲突,由此引起严重后果,必由中国方面负责。何应钦当即予以驳斥:“中国

军队之移动,全系出于自卫,日本新增加之军队如撤退,中国方面亦可考虑将新增加之军队撤退。当然之扩大与否,在日方,不在中

国。“

事实上,日本政府是在向中国下“战书“。

1937年2

【7月23日】

明轩(宋哲元)只报告11日与倭方所协商之三条,而对19日所订“细则“,尚讳莫如深,似以不加深究为宜,

使其能负责也。 7月19日,蒋介石的“最后关头“的讲话引起国内外、敌我方的强烈反响。第二天,蒋介石由庐山回到南京,召集

全国军政负责人研讨抗战的对策。20日,反蒋派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通电表示拥护中央,决心抗日到底。随后,其他反蒋派系也纷

纷表示拥护蒋抗日,并表示服从蒋介石的指挥。

7月20日的这一天,日本驻华大使馆参事日高信六郎拜会外交部长王宠惠。日

高信六郎提出强烈要求: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