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凌公主的驸马(12)(不如造反吧(二合一)...)(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启xx们有的有本事, 有的没本事。

但这么多启xx占据各方,长眼睛的都看出来凤国要凉。

但各地加上百姓都这么认为了,京城那边却还一门心思的觉得他们还行。

毕竟凤国一代代下来, 一直都是国家富强百姓安康。

突然到了这一代, 以令人想象不到的飞快速度衰弱,皇帝怎么也接受不了。

此刻他倒是不再想着去压制那些暴民了, 而是为了安抚住四处作乱的叛军,下了罪己诏,斩了逼他们造反的狗官, 再推出去几个高官挡枪。

总之就是错的是他们不是朕,朕最大的错就是人太好了误信了这些欺君罔上的狗官。

然而这些话要是放在刚开始的时候也许还能管用,到了如今, 曾经被欺压的百姓们自己掌握了权势。

你轻飘飘几句话就让他们放下?

怎么可能。

倒是有个没什么本事的启xx心动了,派人去和朝廷谈判。

说你要我们归顺也行, 给个官位。

皇帝那边答应的很痛快, 这位没什么本事,前半辈子也只是个老农民的启xx就高高兴兴归顺了。

结果,朝廷那边不做人。

虽然真的给了官, 可这位是靠运气才当上叛军头子, 本身就是一大字不识的农民,这种造反上位的皇帝肯定不敢把人放在外面, 于是就留在了京城里。

京城那是什么地方。

说句夸张的, 随便砸个砖头下去,砸中的那个人九成家里有当官的。

大家的文化水平那是远超其他城市的。

更别提朝堂之中了。

一群斯文的文人,会扯两句成语的武官中, 突然混进来一个兵书都不会看的文盲。

还不是有真本事,而是靠着造反出道。

其他同僚看得上他才怪。

上朝姿势不对要被笑话, 吃饭吧唧嘴要被说粗俗,自己的老妻到了女眷堆里也是被那些女眷愚弄嘲讽。

再看从前跟在他手底下的兄弟们,之前虽然他们的启xx属于较弱的那种,但兄弟们自由惯了,大家干什么都是有商有量,一个地方住的不爽就换地方。

结果他是因为头子身份做官了,底下的人却都被打散编入到了各个军队中。

这里要特地说明一下。

朝廷之所以连连败退打不过叛军,除了因为皇帝是个蠢货主将脑子邮宝外,还有个重要原因。

朝廷的兵,装备太差。

一开始是凤国有个叫贪官的特产,一层层剥削下来,落到军队手里的就没多少了。

后来就纯粹是穷了。

各地都跟筛子一样,就算是贪官们看到情况不对不敢再贪,也还是没多少钱粮。

理所当然的,这些叛军日子并不好过。

吃的没以前好,穿的都是破烂。

而且上官们还看不起他们,多有欺凌。

他们要还是以前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也就忍了。

可他们已经造反过了。

皇帝老儿自己低头把他们招揽来的,现在又这么作践人。

大家一寻思一合计,不行啊,他们吃大亏了。

这哪里是当官,根本就是吃苦受罪。

于是,这几位又反了。

不过这次没上次那么顺利了。

毕竟是京城,还是皇帝的大本营,而他们又被打散,要重新收编总要花费时间,还特别容易走漏风声。

这些人还没凑齐呢,就先被举报了。

皇帝一听,我都低头让你当官了,你居然还想反?

他这辈子都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

没得说,全都拖出去砍头!

这件事来的太快,朝中文武百官都还不知情呢,这帮子叛军就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处置了。

知道后,一些心思灵活的官心里一下就凉了。

他知道,朝廷的怀柔政策直接完蛋了。

毕竟那些造反头子们可不管这次事件是谁先引起来的。

他们只会看到,前脚皇帝还说招安,大家都有官当。

后脚,人被骗到京城就被砍了。

什么?你说是他们又造反了?

你要是对他们好,他们会造反吗?

这些大官心里黑心的很,说一套做一套,谁信谁傻子。

消息一传出去,原本还有点蠢蠢欲动的叛军们立刻窜的比兔子还快。

皇帝这一番操作下来,不少官已经在考虑病退了。

眼看着凤国扛不住了,他们可不想跟着这傻子皇帝一起共存亡。

关键,八成也是个亡。

皇帝也没对他们好到哪里去,平时窒息操作一大堆,他们干嘛要陪着他一起死。

而且看军队那个样子,那些将士饭都吃不饱,武器都拿不动,靠什么去应对叛军?

并不是每个主将都会纪长泽这种花式搂钱的。

而且纪长泽还特别精打细算。

谁都知道启星军仁善,不像是其他叛军那边,连老人孩子都收留,这么多张嘴,那得多少口粮啊。

其他叛军倒是想要效仿,但他们没多余粮食。

给军队吃就已经要不太够了,还给那些不上战场的老人孩子,除了启星军这有钱又冤大头的主,谁做的出来。

但纪长泽,他还真不是冤大头。

谁说老人小孩不能干活了。

在别的叛军四处征战的时候,纪长泽专门挑那些人少但地多的城市驻扎,别人的军队是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在打仗,他的军队隔三差五下地。

入启星军之前大家都是农民出身,下地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而且种出来的粮食他们的家人可也有份。

老人们就晒谷子,指点年轻人种地,有那些不愿意空闲的就自己编制一些东西摆出来卖。

纪长泽他们拖家带口的,自然有驻地。

一些妇人留守家中,吃饱喝足,也想布置布置家里,慢慢的,军中集市就兴盛起来了。

集市兴盛等于钱币流通,于是比起其他军队,纪长泽又有了一个优越点。

如今天下大乱,就算是大家还用钱币交易,但那些认死理的士兵们可未必愿意。

他们又不像是启星军那样,家人可以接到军队后方由上面照顾,后顾无忧不缺吃穿。

比起军队发的银子,他们更想要粮食衣物。

毕竟随着天下越来越乱,你捏着银子背后无人未必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只有吃的用的才算是硬通货。

所以这些军队的压力就更大。

银子花销目前在那些还没乱起来的城市里还是很好使的。

但这些话,那些兵将不认。

他们就知道自己老家已经乱了,银两不好使,他们可以不要银子,但粮食什么的得给。

于是,有地的纪长泽非常善良的伸出了友谊之手。

“真是可怜啊,虽然大家是竞争关系,但是我也不忍心看到他们的妻儿老小在老家忍饥挨饿,我就卖粮食你们吧。”

“什么?贵了三倍丧良心?天啊,你们看看凤国情况再说这句话好不好?如今粮食就是这个价,我只不过微调了一下而已,不喜欢你可以不买啊。”

“就是可惜了,你们手底下的将士们应该挺失望跟了你的,连基本口粮都不能保证的主将,啧啧啧,二狗啊,我们的传单可以发一发了,就说欢迎大家加入启星军。”

始终跟在纪长泽身后的青年又开始写日记了。

“x年x月xx日,某某军缺粮,将士无米可下粮,求上门来,公子不忍,随点头同意,公子仁心,天地可鉴。”

某某军来买粮的人:“我还在呢……”

青年继续奋笔疾书:

“某某军……你叫什么?”

那人:“……周大壮。”

青年看他一眼,再次诡异的沉默几秒后,继续埋头写:

“某某军周某,感激涕零,直言心中感激无法言表。”

周大壮:“……等等等等,谁感激涕零了?你们不要乱写啊,我分明是正在讲价好不好?”

纪长泽摊手:“在我这里买东西就是要感激涕零,你不感激,那我不卖你。”

“啊,如果你们愿意五倍价格买的话,我还是可以委屈点卖给你们的。”

周大壮:“……”

他硬是被这话噎的半天都没能回应。

最终,还是只得捏着鼻子认了“感激涕零”。

农民出身的他一路上回去都在骂骂咧咧,觉得这启星军简直有病。

造反靠的是武器和人数,就他们,一天天,竟干一些救援救灾的事,干了之后就立刻大张旗鼓的宣扬出去。

有什么用。

这些好名声又不能换饭吃。

就算是全凤国的人都说启星军好话,难不成他们还能启星军一路过就立刻拜服吗?

纪长泽要是知道他在想什么,肯定要回一句。

诶!你还真别说。

还真能!

如今启星军出行,到了新的城市,有时候还不等他们开始上前讲话呢,里面的百姓就已经高高兴兴的把城门打开了。

谁也不愿意死。

如今朝廷自己都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他们,劫匪肆虐,灾祸横行。

百姓们日子不好过,听闻启星军驻扎的城市都会被接管,每个被纳入自己人的百姓至少能吃饱穿暖。

一个个都把这当成最大活路来看。

其他叛军管不住自己手下,打下城市之后烧杀抢劫少不了,那些百姓自然与凤国站在一起反抗。

启星军不光不去肆虐,还给他们发粮食,庇佑他们,因为启星军素来有到了新地方先杀劫匪强盗的习惯,他们占据的城市绝对的安全。

毕竟刚占下,方圆十里的强盗就火速搬家了。

启星军有病的。

围城,他们要杀强盗示威。

城打下来了,他们要杀强盗庆祝。

逢年过节,其他叛军都是好吃好喝,启星军先去肆虐一波周围的强盗,确定扫荡干净了,再接着好吃好喝。

因为启星军该死的有个词叫,年前业绩。

他们相信越是逢年过节,就越是要提高警惕,免得强盗们趁这个时候来捣乱。

所以与其被强盗们毁掉过节,还不如他们先下手为强。

只要所有强盗都被剿灭,那他们不就安全了吗?

强盗们:……

总之,百姓们不懂天下大势,但他们知道跟着谁安全。

启星军的名声一放出去,立刻就能有无数人来投。

而启星军驻扎到哪个城市,那些乱时还兢兢业业不忘记赚钱的商人们就立刻跟着来做生意。

大家都习惯了。

启星军对商业很友好,而且他们热衷打强盗,只要跟着启星军的路线走,绝对不用担心遇到强盗。

就算后来又再占地盘的强盗出来搞事,被启星军发现了,他们还会特地派人回来重新清缴。

据说是因为不想别人以为他们启星军清缴能力不行。

强盗们:……

到了后期,纪长泽已经不需要再安排各种挣钱了。

他之前铺的路已成,只要稳步前进,自然有无数商人来捧着送钱,而且他们送完了钱,还要感谢启星军。

纪长泽快乐的达成了咸鱼成就。

他觉得,自己还没打下皇位,就已经可以退休了。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